深海教育:从无奈之举到主动接受,职业教育的创新变革任重道远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名、备考学习培训、考题辅导
社会上关于职业教育的偏见由来已久,“考不上高中才上职高”的想法大约是国人对于职业教育的固有印象。随着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新闻报道和政策支持中频繁被提及,才逐渐被大众重新认识和接受。实际上,在新时代的市场环境中,职业教育有了其他的形式和变化,不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新东方和蓝翔、北大青鸟等职业技术学校,而是根据新产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垂直和细分,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正在兴起。
尽早破除“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
五一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发表文章,呼吁打破“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
自2019年以来,国家开始实行职业发展长远期战略措施,将中考升学率控制在50%左右。这意味着,中考要“淘汰”一半的初中毕业生。虽然部分家长还有疑虑,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家长们对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还是比较认可的。
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家长群体中,有53.64%的家长表示对就读职业院校的选择“能够接受”,有35.04%的家长表示对就读职业院校的选择“完全接受”。
“能够接受”和“完全接受”的比例加起来高达88.68%。可以看出,家长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期待值”越来越高了。
职业教育平台迎来发展机遇
自2015年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来,我国人社部等部门先后发布了三批新职业,其中包括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网约配送员、在线学习服务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等,新职业种类繁多,涵盖多个职业领域,使传统的三百六十行逐渐增长到如今的一千五百多行。
当下,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正在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蕴藏机遇的同时,也引领着未来。目前来看,传统职业教育已无法满足专业化人才不断迭代的市场需求。
深海教育认为,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新职业被正式写入人社部,一方面反映出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向人才培养机构发出人才需求变动的重要信号。作为职业院校的补充,同时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职业教育机构不仅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专业的学习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多元化,职业教育平台被寄予厚望,将在推进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建立符合国情的职业标准规范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注课程和服务品质的提升
如何让职业教育成为更多家长的主动选择而非无奈之举?62.6%的受访家长表示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57.2%的受访家长认为师资很重要。这组数据来自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近日进行的职业教育专题调查。
由此可以看出,与课程品质息息相关的师资以及服务质量依然是职业教育健康长远发展的根基。
未来,深海教育将在育人标准、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学员反馈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希望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平台来孵化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化人才,帮助社会学员成功应对来自新职业的各项挑战。
作为工匠的摇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地方,深海教育未来的教育教学会更加以学员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更多地通过引导强化学员学习的自主性。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以及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要求的提高,未来将催生更多的新兴职业,也将对职业教育平台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无论是求职者还是学校、企业、政府,都应积极拥抱新变化,深入研究新职业的内涵、要求和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拓宽就业和择业渠道,进而推动我国形成健康长效的就业机制。